close
最近行政院通過境外資金匯回法案,鼓勵台灣人將海外的資金匯回台灣。台灣針對匯回的資金將只用8%~10%的稅率課稅,如果匯回的資金用在投資特定產業,稅率還可以減半。同一時間,台灣政府也大力宣傳台商回台投資設廠金額已經達到2000億元,是近幾年的高峰。
這兩種新聞擺在一起看,感覺像是台商要把自己在海外的資金匯回台灣,用來投資設廠了。但這可能是一種誤解。
除了海外匯回資金法案還沒正式生效外,基於下面兩個原因,我認為資金匯回和在台投資這兩件事沒啥關聯:
第一,台灣銀行體系裡有充足的閒置資金,可以借企業建廠投資,利率不會比海外回來的資金成本高,所以企業不用大費周章從海外調錢回來設廠,跟銀行借就好。
第二,台灣除了企業投資自用產線之外,並沒有很多吸睛的投資項目(例如重大公共建設)來吸引資金,海外匯回的錢除了部分被允許投資股市之外,自然也無處可去。
話說回來,那為什麼還要把錢匯回台灣?
跟反避稅和反洗錢有很大的關係。
在反避稅和反洗錢的時代,每一塊錢都需要一個名份以及在某地繳稅的證明,才不會被認為來路不明;有名份的資金,也能避免惹來查稅,反洗錢調查等等的麻煩。透過這個海外資金回台方案,剛好讓某些人放在海外的錢有了回台落腳的機會,還能享受優惠稅率,免去流落在外未來不確定會被哪一國政府找上門的風險。
對台灣政府而言,就是迎合這個需求,也包裝成政績,實質上對台灣社會的幫助應該不大,難怪會被詬病成富人租稅大赦方案。
讓錢回台灣雖然不完全是壞事,但如果錢沒有好地方去,最後可能就是好處都給有錢人,然後連帶炒房、炒地、炒股了吧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